从职业化初期的黎兵、高洪波、郝海东三大年度标王,到前几年的曲圣卿、张玉宁、李金羽从辽足出走的进攻三叉戟,前锋历来是国内转会市场上的抢手货。 在今年的转会市场上同样不乏前锋中的名角,代表人物包括申花的张玉宁、深圳的李毅、国际的杜苹,但是作为高转会费、高年薪和高峰期已经过(不在状态高峰应该更准确)的“三高”球员,这三人在转会市场上过问之人甚少。于是,大腕张玉宁随申花到海南后住上了三人间,李毅随国家队拉练归来后准备“降薪留职”,从现在的情况看,转会榜上的这三大杀手最终都将在牺牲一些个人利益后留在原队。
与前些年转会市场上各队集中争夺优秀射手不同,重新恢复升降级机制后,防守球员在转会市场上热销,无论把守最后一道防线的守门员、离球门最近的中后卫,还是防守的屏障后腰都成为今年各俱乐部集中追逐的热门。
中后卫:按质论价不愁下家
转会市场上优秀中后卫卖得多火,仅从深圳健力宝将李玮峰的挂牌价翻一番就能看得出来。挂牌前,国安看中了张耀坤、鲁能相中了杨昆鹏、申花盯死了李玮峰,三大豪门一门心思的要将引进高水平的中后卫。此外,辽宁队要回归闲了一年的曲东、国安在打张永海的主意,甚至上个赛季才重返赛场的曲楠男也被一家东北俱乐部所“勾引”。
国内转会市场上对中卫的渴不仅仅集中在大牌身上,像上海申花队在死盯李玮峰的同时不忘把港脚吴伟超拉入队中、北京国安在挖张耀坤的间隙也将河北的朗征搞到手、青岛中能一边玩退出还一边试训郝伟、甚至卖人为乐的深圳健力宝也打起了天津弃将魏仲虎的主意,国内转会市场上只要稍稍有点名气的中后卫都不愁在中超找饭碗。
转会市场上的中后卫热也波及到中甲球队的冲超热门,河南建业看中了申花弃将何滨、江苏舜天拉来了辽宁老臣陈波,只要跟优秀中卫沾上一点边就不愁找不到东家。
后腰:有价无市只缺卖家
转会市场没有开放前,辽宁的肇俊哲、国际的李彦、力帆的贾文鹏、鲁能的刘金东,几个有理由离开原俱乐部的后腰球员都被惦记上了,但是这几位名气较大的后腰最终都被原俱乐部成功挽留。在这种情况下,此前要引进后腰球员的武汉、天津、金德等队在找不到目标球员后只好统统作罢,而人手紧缺的高洪波则希望既能打前锋又能打后腰的杨晨能到厦门救救场。
于是后腰的争夺降级了,被武汉弃用的马成与浙江绿城基本谈好了个人待遇,在新加坡转战一年的姜峰转投江苏舜天,一度进入裴恩才视野的李勇(曾在沈阳、鲁能、国力、有有等队效力)也出现在了河南队的训练场上,转会榜上仅有的几名有经验的后腰球员被三支有心冲超的球队各自领走。
今年的国内转会中,后腰球员成为最短缺的“商品”,在有价无市的情况下,中超各队只能各自变通,卖掉了马成的武汉队准备内部挖潜,放走外援蒙恩古尼的天津队准备让曹阳改打后腰,厦门蓝狮队如果引进杨晨失败将不得不重走“洋腰”路线。
守门员:极端走俏遍地买家
今年转会市场上的门将热可能创造了历史之最,深圳的李雷雷、天津的刘云飞、大连的安琦、鲁能的宗垒、关震、河北的欧亚、青岛的杨君、北京的杨世卓、国力的李洋、有有的潘伟明、东莞南城的张磊、厦门的戚晓光等12名在各个阶段先后入选过国字号的球员出现在转会榜上。除此之外,被辽宁队定为问题门将的马东波在退役后仍然被俱乐部挂在转会榜上、被金德封杀了一年的张烈也一度成为多支中超球队引进目标,甚至连中国香港的门将范俊业也与沈阳金德队搭上了关系,此外,还有一支球队正在秘密引进业余身份的国青门将王大雷。
细心的球迷可以发现,如果把转会市场上这些有点名气的门将分布到中超各队,他们完全可以填满整个中超球队的大门。
不过,虽然上榜的门将很多,但是在市场需求强烈的2006赛季,他们似乎并不愁找不到以买家。李雷雷已经加盟山东鲁能、刘云飞情定上海申花、安琦钟情厦门蓝狮、宗垒转投长春亚泰、欧亚已入津门、杨君心属国安、杨世卓试训江苏、李洋现身厦门,此外还有金德试训潘伟明、深圳实践检验张磊、绿城公开挖角关震,出现在中超转会榜上的“名门”,至少都可以找到试训的去处。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来的俱乐部中这些门将并没有受到这样的重视,国门刘云飞在天津呆不下去了,欧亚、张磊、王大雷三名原来根本算不上职业球员,而像安琦、宗垒、杨君、杨世卓、潘伟明、戚晓光等人更是被原来的俱乐部扫地出门,不客气点说,这些人都是“清仓货”。然而无论是抢手货,还是清仓货,这些门将出现在转会榜上后立即成为“走俏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