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根廷这样的明星阵容里,真要挑出一个让人眼生的球员可不容易。但巴西莱的球队中有这样的人,比如说左后卫克莱门特-罗德里格斯。 说起来,克莱门特当年可是博卡的红人。他曾经和里克尔梅、谢洛托、布尔迪索等人一起在丰田杯上“劫杀”AC米兰,被誉为阿根廷的卡洛斯。巴西莱上任后公布的首份国家队名单中也有他的名字。《奥莱报》记者为此还专门采访了在俄超效力的“火箭”,询问此次入选是否有意取代老队长索林的位置。克莱门特回答的老实:“我不想取代索林,但我想打好我的三号。”
然而,说到跟做到是两码事。索林在佩科尔曼的战术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左路攻防基本上就由他一个人搞定。克莱门特刚刚入选国家队,可班底还是以佩科尔曼的架构。适应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比赛打起来,巴西队进攻主要集中在右路。卡瓦略负责主攻,埃拉诺迂回路线的重点也选在这里,再加上一个助攻能力很强的西西尼奥,可把克莱门特忙活坏了。第3分钟的失球,克莱门特和米利托之间缺少呼应,让对手从容得分。之后西西尼奥连续两次从此处传中,一次射门,造成危险。巴西莱见势不妙,中场休息后赶紧用索莫萨换下了克莱门特。
可这下问题又来了。巴西莱想学佩科尔曼改打“假3后卫”,让索莫萨保护左路和里克尔梅。但球员之间配合不默契磨合较少的毛病又显现出来,又让巴西攻入两球,而且都是在左中路。这仅仅是巧合吗?巴西莱赛后的回答有点自相矛盾,他先是否认三次被巴西打穿是左路防守出了问题,但又解释说:“下半时换人是为了抑制住巴西队右路西西尼奥和埃拉诺不断的跑动进攻。”
显然,在攻与守之间,特别是左路人选上巴西莱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由于索林没有入选,他只能取信于俄超的克莱门特。事实是,阿根廷球员在俄超的境遇怎么样看看当年被誉为巴蒂斯图塔接班人的卡维纳吉就知道了,上赛季他甚至有过9轮比赛才进一球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