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正在起变化!”美丽的葡萄牙海滨城市法罗,一场风暴不可避免。在阿尔加夫杯即将开赛之前,女足前线“哗变”,中方全体人员请辞,领队张健强已确认在阿杯后走人,领队一职由足协副主席杨一民亲自担任;助教教练王海鸣和哈威第三次提出了辞职;甚至连新闻官和两名翻译都不想干了。
“迟到门”让矛盾曝光
虽然广州四国赛、东亚四强赛以及中德之战后,主帅伊莎内外交困,受到质疑一片,甚至有球员呼吁媒体提请有关方面让伊莎下课。但是,手握总局“免死金牌”的伊莎是难以撼动的,她在中德之战前就笑着对记者表示“我很久不用考虑帅位问题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张健强提出了辞职。
张健强离开是“输”给了伊莎,他是伊莎二期才担任领队的,此前的领队李飞宇以及新闻官都因为世界杯期间的“偷拍门”下课,当初,张健强上任后,曾让人认为是足协最正确的一次人事任命,被球员们称为“张部长”的张健强是最熟悉女足的足协官员,而且,他和伊莎在FIFA女子委员会的同事关系也被认为是打造女足“黄金搭档”的重要因素。
张健强最初是严格做着自己分内的事情,张健强作为领队的分工主要是负责球队的队规队纪、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对伊莎在集训安排、队员征调、训练计划和比赛用人等等给予了100%的权力,同时根据双方的协作给予一定的建议。张健强努力配合伊莎,两人甚至合作拿到了队内的乒乓球双打冠军。
但是,四国赛之前的那次“迟到门”事件让两人所有的亲密关系传闻破碎。不过,队内始终认为“伊莎是引发的冲突的根源,这个因果关系后来伊莎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总局保住伊莎
事实上,伊莎上任后,在知道足协的很多纪律后,依然提出一些违反规定的做法和要求,而作为领队的张健强又不得不维护队规队纪而与伊莎产生“正面交锋”,伊莎在被罚款后曾向张健强叫板,“我们看看到底谁在队里说了算。”张健强的回答是“集体利益说了算”。
“迟到门”让伊莎的很多“劣行”曝光,甚至一些球员也公开指责伊莎的一些做法,外界关于其下课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最后,解决争端的关键变成了伊莎走还是张健强走?两个只能留一个,这个选择题摆在了足协领导们的面前,不容回避。事实是,足协也早就在做一些人事变更的准备。
东亚四强赛上,足协领导来到女足队伍中就奥运会能否取得成绩秘密征求过女足队员们的意见,问题就是“这么下去奥运会还有戏没戏”,大多数队员都实话实说地回答“没戏”以及“对伊莎没信心”,足协也曾有过“动伊莎”的念头,可在总局的“换人是否就肯定能取得好成绩”以及“稳定为主”的意见下,足协还是决定留下伊莎,那么,走的人就只能是张健强了。
四强赛后,张健强主动提出辞去领队一职。上周末,足协领导经过开会研究,最终同意了张健强的请求。不过,为了打好阿尔加夫杯,领导希望张健强能够在比赛打完后在离开,张健强答应了。
伊莎继续“高傲”
中方人员辞职,张健强不是一个人,对于伊莎在队内的高傲姿态,几乎所有中方的态度都是一个,“无法忍受,不干了。”
王海鸣和哈威早在第一期集训结束后就提出了辞职,在第二期集训期间,也找过领导说“想走”。但是,最后都在谢亚龙和杨一民的安抚下答应留到奥运会,但这次,他们再次提出了辞职。同样提出辞职的还有新闻官和两名翻译。
在中法矛盾爆发后,外界也曾有人怀疑是否张健强像前任李飞宇一样“越厨代庖”,但实际上,伊莎的权力比张健强大得多,张健强一直恪守的是领队的后勤等职责,担任领队期间是一个明显的改变。即使在连败日本和德国等队后,伊莎自己也承认“在征调队员、训练安排和用人上,我是有决定权的”,这其实也是对张健强领队工作的肯定,但是伊莎始终把自己摆在“中国女足救世主”的位置上,“为啥我来执教,因为中国女足早就不行了,我来你们中国,就是要改变你们头脑中一些旧的观念”。
“迟到门”让张健强和伊莎矛盾激化,其后,伊莎开始屏蔽中方。在1日抵达阿尔加夫杯赛地之一的法罗后,组委会要求球队提交20人参赛名单,领队张健强通知伊莎后,2日晚上伊莎与她的同胞们拟定了名单,并没有和中方包括张健强商量,最后,伊莎将名单交给张健强,同时通知了落选的4名球员,这在以往的国字号是从来没有的。
两名翻译都想走
王海鸣和哈威也几乎同时再次提出了辞职,但据说这次有可能“赢得自由和尊严”的是王海鸣,但这还有待足协最后确认,而哈威作为关键的守门员教练,难以“脱身”。
麻烦的是两名翻译,文莉是借调的外交部门工作人员,一直陪同伊莎出席各种场合的发布会,范文远主要负责在场内训练和比赛,这两名翻译已经对伊莎十分了解和熟悉,工作都做得十分出色,如果他们离去,势必对伊莎在队内的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即将到来的杨一民将安抚两人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但问题是,如果伊莎没有根本的改变,这次“哗变”只是女足内乱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