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张中超赛场十分常见的脸,是在向裁判叫板还是叫屈?
国脚屡受照顾,昏哨响个不停;前不久东亚四强赛,国足17黄2红成为罚款冠军!这是内在的因果关系:联赛中的纵容,只会让国脚们把坏毛病带到国际赛场,最后吃亏的还是中国足球。
三届世界杯,中国裁判走了两个大台阶,不过,不是上台阶,而是下台阶。
从2002年世界杯主裁判陆俊执法两场小组赛,到2006年助理裁判刘铁军入选德国世界杯备选裁判名单,再到不久前亚足联上报的2010年世界杯裁判员名单根本没有中国裁判的名字。中国足球在裁判的这个环节上,已经明显落后于亚洲其他足球强国。
中国足球地位的整体下滑是最根本的原因,而另外的原因则是,中国足协在亚足联的话语权越来越小,这些也直接导致中国裁判难以出现在大赛的执法名单中。
最新的资料显示,中国裁判目前有16名被国际足联认定为国际级裁判,并具备执法国际比赛的资格,其中包括孙葆洁等7名主裁判,刘铁军等9名助理裁判。
两点疑问 考核裁判理应公开
中超在裁判员的培养方面,主要还是由基层进行层层选拔、培养,即由地方协会进行各级裁判员的资格水平考试、考核。而“中超裁判的执法评议都是由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进行内部评议,即便做出处罚,也都是做内部处罚,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外公布”。这是目前中超联赛对裁判工作评议的一个程序。那么,这个程序是否改一改,实行考核公开化?以此来对中国联赛执法裁判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评判?
陆俊开公司 资源在浪费
2005年,中国“金哨”陆俊成为亚足联当时裁委会的7名委员之一。陆俊在裁委会工作期间,积极向外举荐优秀的中国裁判、将裁判规则及时通报给中国足球界。而耐人寻味的是,陆俊在去年辞去亚足联裁委会的职务后,开起了公司,做着跟足球没有关系的工作。这是不是足球资源的浪费?
人情哨越吹越响
用足协的一致说法:中超保持上升势头,形势喜人!然而,喜人的大环境背后,中超裁判的问题,却仍然成为联赛不可治愈的顽疾,而且还有恶化的迹象。2008赛季刚刚进行两轮,关于裁判员的争议此起彼伏。万大雪、陈红辉的名字,成了舆论界争相报道的焦点。一位长期从事联赛工作的足协元老说:“当裁判成为球场的焦点,当裁判问题成为联赛的主题,这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一位国内裁判界的元老表示:除了水平低的原因之外,中超裁判员明显存在执法偏软、尺度不一,甚至是人情哨的问题。这样便产生两个恶果:一是让中超联赛、中国足球陷入恶性循环,球队、球员有恃无恐,裁判员越来越失去场上的权威。二是当国脚们站在国际赛场时,遭遇另外一套判罚标准,联赛中养成的坏毛病刚刚冒头,马上得到的就是黄牌甚至红牌。中国裁判无法与国际裁判界完成接轨,直接导致的是国足、国奥、国青这些国字号队伍在国际赛场上的频频吃亏。
事例 辽足国安接连吃亏

3月29日中超揭幕战,成足主场战辽足。这场比赛争议不少,尤其是比赛临近结束,辽足获得的那个单刀,结果被助理裁判无情地用“越位”的旗语扼杀。事实上,连现场督战的足协高层们也都在赛后指出,那是一次很明显的误判。于是有了辽足助理教练姜涛冲撞裁判的事件,可姜涛后来说了:停我一年我都认,那个裁判确实太恶劣!
4月5日次轮焦点战,国安队主场1比1战平鲁能,执法该场比赛的陈红辉漏掉了应给予徐云龙和周海滨的红牌。上半时,徐云龙粗野的双脚飞铲只得到了主裁判陈红辉的一张黄牌;鲁能队在第43分钟的进球,赛后被多名裁判界权威人士认定为越位在先;而在下半时小马丁内斯突破周海滨之后,后者的故意犯规,却又一次被陈红辉手软放过。
后果 国足不断惹是生非
2005年东亚四强赛,中韩之战,比赛中郜林、曹阳、李玮峰红牌罚下。比赛中,国脚们显然没有从国内联赛中的“节奏”走出来,一个个粗野的动作,还有跟对手之间的肢体冲突,导致了红牌接踵而来。
1999年奥运会预选赛,还是中韩之战。因不满当值主裁判将韩国队砸在门线上的球判为得分,孙继海忍无可忍吐了裁判口水,被红牌罚下并禁赛一年。当然,除了孙继海,吐过口水的还有郝海东。
足协动作 揭幕战裁判内部受处理
裁判出错,足协也有动作。在成足与辽足的比赛中出错的“当值主裁万大雪和边裁周德铨”,最终被认为两次判罚失误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来自辽足俱乐部方面的消息显示,这两名裁判都受到了中国足协裁委会的内部处罚,万大雪降级使用,周德铨被停哨处理。
怒在当年

2002年11月10日甲A第27轮,天津客战深圳,最后时刻被判点球,终以0比1输球。在主裁判杨志强吹响终场哨时,时任泰达主帅的内尔松满脸堆笑地上前与之握手,他采用如此方式表达心中愤怒。
三言二拍 治治昏哨
黑哨,一度祸害着中国职业联赛,现在“昏哨”又成了中超联赛一大主题。“黑哨”与“昏哨”的区别在于:“黑哨”就像是得了一场急性病,虽然痛苦,但只是祸害一时;“昏哨”则不同,就像是得了一场慢性病,救治难愈,还总让人不舒服。
用中医的理论,治病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根治“昏哨”也是这样,仅仅对一两个“昏哨”进行内部处理,只是应付了表面,而就中国裁判这个整体对症下药,把裁判问题公开化,这才是“治本”的关键。
治治昏哨,才能拯救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