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按照构想中的轨迹发展,徐根宝与范志毅的这次合作将实现双赢的结果:年事渐高的徐根宝需要有人助自己一臂之力,而得意弟子范志毅如果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无疑将是最佳的选择;对范志毅而言,职业教练生涯经历不快之后,他最需要的是一个重新表现自己的平台,徐根宝的青年近卫军恰恰具备这样的潜力。不过也有人对此投以怀疑的目光,他们认为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恩怨洗礼之后,性格同样外向强硬的师徒二人很难当年那样亲密无间地进行合作了。
关系转暖
范志毅对外宣称将高举师父的"抢逼围"大旗,对内称呼徐根宝也从原来的"徐导"变成了"师父"。
两人关于第二次握手的沟通已经完成了90%,目前还要等待上海体育局高层的最终拍板。因为东亚队在上海足坛意义特殊,不仅仅是作为一支中甲球队存在,这支队伍还将肩负起冲击十一运会金牌的重任。而作为这支球队的执行教练,范志毅一旦走马上任,无疑也将两副重担一肩挑,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十一运会夺金作为成绩指标写进了上海体育局与徐根宝签订的合同中,也将作为衡量中国“曼联”能否扬眉剑出鞘的标准。无论徐根宝还是范志毅都清楚,想完成这个目标绝不轻松。2005年在南京的十运会上,上海就是输给了由周海滨领衔的山东队,更何况十一运会时山东队还将占据东道主之利。
事实上,这应该被看成一次迟来的合作。早在范志毅离开中邦,接手乙级的苏州趣普仕队之前,徐根宝和范志毅之间就曾经有过接触,而范志毅也曾经前往崇明岛,帮徐根宝带过一段时间球队训练,后来因为接到了苏州方面的邀请,范志毅才选择离开。不过这段在崇明的带队经历,似乎也让徐范二人之间的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到中年、四处碰壁的范志毅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徐根宝曾经强行灌输给自己的一些是非观念、人生道理。两人之间的私人关系有了质的改变,曾经的不快全部成为了过眼烟云。
在接手中乙的苏州趣普仕之后,范志毅仍然与徐根宝之间保持着高频率的电话沟通,希望徐根宝能够抽时间来苏州指导自己带队训练和比赛。那时范志毅对外宣称将高举师父的“抢逼围”大旗,对内称呼徐根宝也从原来的“徐导”变成了“师父”,而他本人在跟记者聊天时,也往往以“徐门”大弟子自居。
范志毅甚至透露过,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划出与师父相仿的轨迹,做球员和做教练同样成功。私底下他曾经向记者偷偷比较过两人的足球经历:“师父踢后卫,我也踢后卫,师父当过国家队队长,我也当过国家队队长,师父刚做教练的时候,在山西队、八一队卧薪尝胆,磨炼心志,我现在也跟他一样……”
2006年9月23日,范志毅执教的趣普仕队与徐根宝执教的东亚队之间进行了一场乙级赛,这也是范志毅执教趣普仕后首次与师父的正式较量。受到小范的邀请,徐根宝亲自赶往苏州观战。他抱着自己的小狗曼联在看台上看完了大弟子与东亚队这批关门弟子之间的较量。虽然范志毅的趣普仕以1比4败下阵来,但徐根宝还是肯定了范志毅以地面配合为主的执教思路。临了,徐根宝留给了范志毅一句话:“总比闲着好。”尽管乙级联赛的平台不高,但是徐根宝希望范志毅能够沉得住气,多积累一点执教经验。
内定人选
64岁的徐根宝既当爹又当娘,在寻找接班人的时候,范志毅就被列为第一目标人选。
范志毅与趣普仕没有能够走到最后,2007年下半年回到了上海。此后范志毅一度曾经接受香港富豪杨家成的邀请,出任伯明翰俱乐部亚太区开发CEO,后来因为杨收购伯明翰俱乐部受阻,此事也不了了之。
此间徐根宝的上海东亚队在2007年底冲甲成功。执行教练刘军因为牵挂家人,最终选择离开。64岁的徐根宝陷入了又当爹又当娘的境地,既要负责俱乐部经营和运作,又要指导球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在这种背景下,徐萌生了寻找一个年富力强的接班人的念头。尽管对外宣称没有合适人选,但是此时范志毅已经被徐根宝列为第一目标人选。
范志毅在离开趣普仕之后,仍然与徐根宝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赋闲在家期间他还曾经多次前往崇明岛,看望恩师和东亚队这帮小师弟。两人之间的关系早已经非“空心萝卜”时代所能比。之所以出现这种改变,一个根本的原因是范志毅在江湖漂泊的过程中,逐渐认可了徐根宝的人生价值观和是非取向标准。而私底下徐根宝送给了境遇不佳的范志毅四个字:宽容、感恩。
徐根宝对范志毅是寄予厚望的。1995赛季是徐根宝最得意的一年,带领的申花队夺冠,自己是年度最佳教练,范志毅打进15球成为最佳射手和足球先生,而大弟子高洪波也进11球,仅排在范志毅后面。从徐根宝的一众弟子当中,目前最成功的莫过于高洪波了。球员时代的高洪波,可以说是徐根宝一手一脚带出来的,而在高洪波转型当教练时,徐根宝也把他拉到自己身边,一起带领上海中远成功冲超。如果东亚队能成为范志毅成功转型的跳板,那北高南范将是他莫大的欣慰。
初步接触
范志毅推掉了卫平给出的合同,他在等待师父给他的那个带东亚队的机会。
徐根宝与范志毅的再次合作经历了一个相互试探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算短。徐根宝有自己的担心,一方面东亚俱乐部的性质,决定了他无法给范志毅开出高工资;另一方面,东亚队所在的崇明岛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范志毅当惯了大哥的人能否耐得住寂寞。
此时的徐根宝并没有立即向范志毅表达邀请其执教球队的想法,他采取了一个非常艺术的办法,就是每逢东亚队主场,都会邀请范志毅赶往金山体育场,观看球队比赛。而面对媒体的询问,徐根宝的回答同样很艺术:“小范愿意来吗?你们去帮我问问他。”
对于恩师的意图,范志毅同样清楚,只不过处于被动的他,同样不方便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徐导没有叫我呀,等他叫我去的时候再说吧。”
这种试探的过程最终还是被徐根宝打破了。5月3日东亚与南京有有的比赛中,主席台上观战的范志毅第一次走上教练席,把写满了徐根宝战术布置的纸条交到了主教练蒋炳尧的手中。媒体敏感地留意到了这个细节,此时的范志毅也承认,自己入主东亚队已经只剩下了最后一个环节。
实际上,范志毅等待徐根宝的召唤可能已经等待了很久。在此之前,招兵买马另起炉灶的卫平曾经与范志毅有过接触,希望他再回来辅佐马良行,把无锡这支新中邦队带好,毕竟马范组合带队一年就冲超成功。范志毅考虑了很久,在合同上签字前的最后时刻还是拒绝了。来自中邦内部的分析是,小范最终拒绝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经历了当年的风波之后,再回中邦可能觉得有点没面子;第二,是他在等待徐根宝明确表态给自己的机会。虽然同样是中甲球队,但是东亚队的潜力明显不是中邦所能比的,更重要的是,东亚队还将代表上海打全运会。
师徒考验
作为执行教练的范志毅能否接受徐根宝对球队技战术的强势干预?这是对师徒关系的新考验。
尽管上海体育局还没有最终拍板,但是只要不出意外,范志毅加盟东亚已经不会有太大问题。只不过度过蜜月期之后,范志毅和徐根宝之间的关系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很多东亚队内部人士包括徐根宝本人同样在观望。
一方面是范志毅能否耐住寂寞,另一方面是作为执行教练的范志毅能否接受徐根宝对于球队技战术的强势干预。这两个问题将给处于黄金时代的师徒关系带来新的考验。
第一个问题是徐根宝比较担心的,他从范志毅18岁时就开始带他,太清楚这个“捣蛋大王”的脾气,只不过经历了屡次波折之后,他希望范志毅能够真正成熟起来。徐根宝讲了高丰文、王后军、戚务生和自己年轻时代卧薪尝胆、苦其心志的故事,他认为范志毅如果想成功,必须经历同样的磨炼,“而现在崇明岛则是老天爷安排给小范‘磨筋骨’、‘苦心志’的地方,就看小范能不能真正静得下来。”
至于第二个问题,似乎从范志毅第一次来崇明时开始,他在执教上的一些想法,已经得到了徐根宝的初步认可。而范志毅也汲取了徐根宝战术思想中一些精华,在执教趣普仕时,他曾经提出苦练体能、“抢逼围”是基础等观点。两人在技战术上的一些看法,颇能够找到一些共同点。
只不过也有人持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虽然徐根宝心眼是好的,但是嘴巴不饶人,范志毅能坚持多少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