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名宿:最佳防线来自意甲 瑞士应该获得一个点球 |
|
彩富网 2008-6-8 14:07:00
|
【字体:大 中
小】【发表评论】【收藏】【打印】 |
|
朱塞佩-多塞纳:1982年意大利冠军队成员,曾经出任加纳主帅,2002年作为老马尔蒂尼助手率巴拉圭征战世界杯,目前担任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解说顾问。
本场比赛,捷克后防线上四名球员均来自意甲,而瑞士队中也有4名“意大利”球员(两名来自意甲,两名来自瑞士意大利区),再加上三名意大利裁判,揭幕战,意大利味道很足。
从上半场前20分钟来看,捷克队的战术显得很单一,相反,瑞士的进攻则是多元化。捷克这条纯意甲后防是个保障,虽然不在同一球队,但防守体系很稳固,站位很统一。但在进攻方面,捷克队却略显俗套,使用科勒的高中锋战术很坚决,后防和中场球员拿球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找他,但问题出在,后排插上球员不够,前场有质量的球员只有西昂科,他的速度和突破能力有用,但数量太少。罗斯基的缺阵对捷克的进攻影响的确不小。
瑞士队开场后的进攻却很有意图。一是中路断球后的反击,二是两个边路的突破,这是稍弱球队频繁使用的战术。弗雷开场后的第一脚射门正是来自中场的阻截,在中场不如对手的时候拼抢断,这个决定很正确。而两个边路,右路的贝赫拉米则成了绝对的进攻点,他和扬库洛夫斯基的对话频繁出现,4次对抗,成功3次,效果不错。
捷克虽然是4后卫,但实际上则是3个半,扬库洛夫斯基只能算半个,在进攻时,他压得非常靠前,这也给了贝赫拉米机会,在防守一对一时,他明显吃亏。在贝赫拉米第三次用配合突破捷克左路之后,米兰后卫主动招呼波拉克注意夹防,这个信号很明显,捷克左路吃紧。
瑞士的防守问题同样也是边路,科勒的存在转移了瑞士人的注意力,两个边后卫很少助攻,明显是主帅库恩的刻意交代。上半场,从整体场面上来看,瑞士踢得很猛,但捷克用经验掌控了比赛。
下半场,双方的战术方式没有变化。科勒的高塔战术不起作用,捷克老帅布吕克纳选择改变,斯沃科什的登场让捷克的进攻从高空转地下,这明显是个被动选择。捷克的换人反而刺激的瑞士队,他们突然爆发。这条“意甲”防线开始经历真正测试。左侧仍是对方的攻击点,贝赫拉米的两次传中都很有威胁,这是个对“意甲”后防的一个警告,但幸好扬库洛夫斯基和乌伊法鲁西的经验起到了作用,不管是空投还是低空,这条防线应付的都不错。
相反瑞士的防线明显缺乏经验,那个失球就是体现。捷克二次进攻,整条瑞士防线的压上速度非常慢,这让刚刚上场的斯沃科什逮到了机会。
乌伊法鲁西第一个手球从规则上看的确是个点球,因为他改变了皮球的飞行位置,虽然距离很近,整场比赛都发挥到位的罗塞蒂在点球判罚上略微有些胆小。而第二个手球,捷克队长的手臂紧贴身体,皮球虽然击中上臂,但绝非点球。
最后15分钟,“意甲防线”顶住了对方的狂攻,罗泽纳尔防死了高空球,而乌尔法鲁西和格里格拉非常稳健,扬库洛夫斯基虽然吃紧,但还是拼命顶住。全场比赛,这条“意甲防线”的稳定和经验帮助了球队全取三分

 |
|
|
【字体:大
中 小】【发表评论】【收藏】【打印】【关闭】 |
|
新
闻 评 论 |
关闭/显示网友评论
|
|
立即发表评论,与更多网友共享您的观点。 |
|
相
关 新 闻 |
|
|
|
|
推荐专题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