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亚泰历史上的第9位主帅,本赛季第9位下课的主帅。虽然这是一种数字上的巧合,但更巧合的是,高洪波入主长春亚泰遭遇的第一次下课声是上赛季客场不敌浙江绿城后,而导致他最终下课的又是客场负于浙江绿城,只是时间向后推移了一年零四个月。九九归一,这或许就是高洪波在长春亚泰执教的宿命吧!
将帅不睦之信任嫡系
回首高洪波执教长春亚泰的555天,他给长春亚泰以及长春这座城市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烦恼。不过,这一切随着高洪波的离去变成了历史。而是什么原因使他以这样突然的方式离开呢?
上赛季,高洪波率队夺得了俱乐部历史上的首个中超冠军,虽然这是一个大家期望的结果,但将帅不睦的事情还是流露出来。只不过,由于当时亚泰上下都沉浸在夺冠的喜悦之中,这一点不愉快也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
探究将帅不睦的原因,不难发现,高洪波从一开始就为下课埋下了伏笔。为了能够在长春亚泰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更高的理想,本着为球队储备人才的高洪波先后引进了黄洁、陈雷、达扎吉、彼德罗夫、梅尔坎、崔威、王博、吕建军、安琦、米图等10位援兵。除达扎吉被人认可后,其他球员并没有得到队友、球迷、媒体的信任。不过,高洪波还是给了他们最大的上场空间。从出场时间上看,这些新人的到来“挤掉”了陈金刚时代的部分主力球员的位置。
在高洪波的重点培养下,黄洁、陈雷在2007赛季占据了小半个赛季的主力位置。本赛季,刚刚引进的王博、崔威、梅尔坎也在首发阵容中占据了主力位置。令人质疑的是,这些新人并没有表现出高人一筹的能力。
不过,在两线作战的背景下,这种人员上的安排或许可以称之为轮换,但亚冠出局后,高洪波在排兵布阵上依然重用这些新人,长春亚泰渐渐蜕变成了一支毫无特点的球队。即使打深圳上清饮这样的弱队也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劲,全然没有了上赛季主客场大胜对手4球的勇猛。应该说使用嫡系是最终导致他离开球队的一个原因。
将帅不睦之伤及龙骨
其实,高洪波在上任之初并不了解长春亚泰,因为这支球队与其他中超俱乐部有着与众不同的运作模式。这个模式并不是管理等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而是长春亚泰举起足球大旗时,撑起长春亚泰龙骨的正是1996年从沈阳引进的那批孩子,在高洪波之前的历任主帅都极为看重这批孩子,其中,殷铁生时代和陈金刚时代,这批孩子已成了长春亚泰打天下的主角。
2005年,以杜震宇、王栋、张笑非为代表的那批孩子到了出成绩的时候,长春亚泰也顺利升入中超,并以黑马的形象给中超注入了无限生机。若不是陈金刚的保守,长春亚泰在登上中超舞台的第一个赛季很可能创造史无前例的奇迹。不过,第四名的成绩足以让“十年磨一剑”的长春亚泰看到了未来。
之所以谈及这个问题,主要是说这批孩子正值当打之年,即使经过淘汰只剩下杜震宇、王栋、张笑非、姜鹏翔、王万鹏、曹添堡、杨海波、王睿、张宝峰等9名球员,但龙骨依在,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进行人员整合,毋须多加修饰便可使长春亚泰成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球队。
殷铁生、陈金刚之所以能在这支球队取得成功,完全是因为他们在这批孩子当中有着很深的人脉。殷铁生曾在长春亚泰执教四年零两个月,除了像严父一样引领他们走上职业联赛,更重要的是在长春亚泰最困难的时期,殷铁生能够与俱乐部、与球员同甘苦共患难,而殷铁生也把长春当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虽然陈金刚受长春亚泰球员爱戴的原因与殷铁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陈金刚、唐鹏举、孙成耀在04国奥队时就与杜震宇、王栋、曹添堡、张宝峰形成了师徒关系,而唐鹏举也曾在1997年8月~1998年12月出任长春亚泰第二任主帅,相互间的熟知使得陈金刚很快就进入角色,最终率领球队冲超成功。
也许是常年在外漂泊,四海为家,见惯了绿茵场上的冷暖高洪波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在他看来,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远远大于彼此间的信任关系。于是,只要球员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便被怀疑出了问题。
2007年4月7日,在主场与青岛中能的较量中,老队长赵家林因一次失误造成球队失球,结果在第13分钟被高洪波换下。如此早的换人,让赵家林心生郁闷的同时,也表明了高洪波对他的不信任。虽然高洪波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以“赵家林因身体状态达不到比赛要求”的解释一语带过,但赵家林随后被卷进假球漩涡。性格倔强的赵家林单方面做出了退役决定,并玩起了电影。此举意味着赵家林自动放弃巨额年薪,可赵家林似乎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表明,他从1994年坚持到现在,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足球。
2007年8月18日,长春亚泰主场与大连海昌一役,替被上场的张宝峰因为在禁区内犯规送给了对手一粒点球,导致球队1比2输掉了比赛。赛后,高洪波的言辞引起了轩然大波,“我来到长春亚泰已有半个赛季之多,对球队的改造可能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可能有些人不喜欢我留在这个位置。只要我在球队一天,那么我就说了算。”当晚,俱乐部就对杜震宇和张宝峰做出了处罚:杜震宇罚款2000元,张宝峰下放预备队。
回想那场“东北德比”,准备不足的张宝峰在犯下致命的失误后,立刻跪在草坪上,双手掩面,那种懊悔的表情让人看到了男人脆弱的一面。赛后,也许是无法从懊悔中解脱出来,自尊心极强的张宝峰找到了刘玉明,表达了不想再踢下去的想法。然而,在接下来的恶意炒作中,张宝峰也与假球搭上了关系。委屈至极的张宝峰甚至立下毒誓:“我没有做对不起良心的事情,如果我要是打假球,就被车撞死。”虽然这一事件渐渐平息,但高洪波与张宝峰的裂痕已无法修补,后者在本赛季前远走浙江绿城,继续自己的足球之路。
虽然高洪波此举完全是从球队的利益出发,但在与球员的勾通方面还是欠些火候。其中,在埃尔维斯的问题上更显现了他这方面的不足。本赛季初,埃尔维斯在冬训时的训练状态并不能令高洪波满意,以至于高洪波没有让埃尔维斯报名参加亚冠联赛,而是让他主攻中超联赛。这本是球队内部安排问题,但在埃尔维斯无法理解自己意图的情况下,高洪波只安排了埃尔维斯打了三场联赛,这促使埃尔维斯用殴打吕建军的事件离开球队。
2008年5月3日,长春亚泰客场负于广州医药后,高洪波在新闻发布会上对埃尔维斯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我们打得不好,主要是在联赛中我们的外援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没有来的外援最近有着比较高的想法,在赛季初签了合同之后,他有点不愿意在亚泰呆着了。对于这种不安心工作的人,我们是不会给他太多的机会的。”
两个月后,重心回归中超的高洪波开始为明年的亚冠联赛资格进行战略部署。就在他欲借助两连胜的势头客场拿下浙江绿城时,一场难看的惨败出乎了高洪波的预料。赛后传出高洪波在中场休息时怒斥球员打假球的消息,这极大地伤害了球员的自尊心,其中,极具书生气的张笑非更是因为上半场送给对手一粒点球遭到了严厉的批评,下半场张笑非便坐到了板凳上。
虽然这只是高洪波发泄不满的一种方式,但后果是严重的。尤其是在伤及球队龙骨时,下课危机就不可避免了。许多球员表示,不想再为高洪波踢球了。7月4日,高洪波开始备战主场与上海申花的比赛时,众多主力纷纷提出有伤无法训练。当晚,高洪波与几名主力球员进行勾通无果后,向俱乐部高层寻求帮助,希望得到高层的支持,否则只能辞职走人。不过,事态并没有向有利于高洪波的一方发展,反而促使俱乐部高层动了不再支持高洪波的念头。
将帅不睦之封杀球员
英国有句老话:“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时间。”对于长春亚泰而言,打造一个好的招牌虽不至于像培养一个贵族那般需要三代人的时间,但绝对需要时间去检验。贵族血脉的形成,是要一代又一代贵族去积淀,去丰富,去升华,这样才能真正改造自己的“染色体”。
2006年底,长春亚泰在与陈金刚的教练班子解除合同时,请来了少帅高洪波。对于双方来说,这本是一个共赢的事情。亚泰方面看中的是高洪波的年轻有为,期望通过他的努力培养亚泰的豪门气质,而高洪波看中的则是长春亚泰的平台,期望通过这个较高的平台实现执教生涯的再一次腾飞。于是,一个经过科学论证的目标——“保五争三”,写进了合同中。
从结果上看,双方在第一个的合作中的确达到了共赢——长春亚泰夺得了球队历史上第一个中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冠军,而高洪波也第一次成为了冠军教头,并被评为当年中超最佳教练。不过,这并不等于长春亚泰具备了豪门的底蕴,也就是说,长春亚泰的冠军地位还没有得到最广泛的认可。
高洪波也曾说过:“今年是长春亚泰征战中超联赛的第三年,中超三年级学生要想成就霸气需要不断的积累。我个人理解,所谓的霸气就是在任何时候做到宠辱不惊,从时间上看,至少要在第一集团积累四五年。所以,现在的长春亚泰还不具备像山东鲁能、上海申花、大连实德那样的霸气,用霸气来要求长春亚泰,标准有点儿高。”
高洪波的想法也得到了俱乐部的认同,刘玉明认为,请高洪波到球队就是期望他能在“百年亚泰”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洪波与俱乐部最初签约时,我们并没有对外公布他的合同期限(两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他扎根长春亚泰,把长春亚泰打造成一支中超强队。所以每到球队成绩遇到瓶颈时,俱乐部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站出来力挺高洪波,以平息球迷对高洪波的质疑。
其实,球迷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球队成绩好,负面的声音就会销声匿迹。这一点高洪波深有体会,在球队日渐接近中超冠军时,围绕在高洪波和球队身边的全是溢美之词。不过,这也掩盖了高洪波与球员不可缝合的裂痕。
进入2008赛季后,俱乐部对球队将帅失和的问题有所察觉,但在矛盾可以调和的情况下,俱乐部还是进行了大量工作来支持高洪波。不过,随着事态的扩大,领队张立、助理教练赵图强也离开了教练班子,高洪波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此时,俱乐部已开始考虑换掉高洪波的问题,但迟迟下不了决心。据知情人透露,当时俱乐部高层的意见是等到7月20日打完山东鲁能后再议换帅一事。可没想到的是,球队在杭州的表现提前让高洪波愤怒了。他向俱乐部开出了开除6名主力球员的条件,否则就率教练组集体辞职。
“在球队本来就缺人的情况下,提出封杀球员,而且还是主力球员的要求,简直就是自杀行为。俱乐部当然不会同意这种做法。此外,我们也对将帅失和的问题做过调查,除了球员自身缺点外,高洪波也有可推卸的责任。毕竟,在球队输球的情况下,他攻击球员的言论也有些不当。现在,高导提出封杀球员的要求根本就不具备操作性。”谈及高洪波下课的原因,俱乐部一位高层透露说。
面对高洪波的最后通牒,俱乐部高层非常无奈,最终做出了让教练组集体下课的决定。“我们不反对高洪波有野心,但讲话办事得体面一些。毕竟,长春亚泰与高洪波联系在一起时是本着共赢的想法,但高洪波太自我了,时常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在足球这个集体项目中,这是影响合作关系的。”这位知情人说。
以这样的方式离开长春亚泰,不禁让人想起了高洪波上任之初的设想。“我觉得一个教练和一支球队的融合至少要做到三步。第一步是了解、熟悉和认知阶段。一般来说,好的球队需要半年时间,而差一点儿的球队则需要一年。第二步,通过相互之间的认可后,球员和教练的相互定位也要达到一致,这样才能步调一致地向前走。这个过程,好的球队需要半年,差一点的球队需要一年。第三步,对于所有的教练都是一个终极目标,也就是说经过前两步的铺垫,没有任何理由进行推脱了,那就是尽全力完成挑战,带领球队向更高目标冲刺。”那么,高洪波在长春亚泰完成了第几步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