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氏终极使命引爆核战Ⅲ 后郑智时代谁扛领军大旗 |
|
彩富网 2009-6-10 12:30:00
|
【字体:大 中
小】【发表评论】【收藏】【打印】 |
|
“高一期”“新兵蛋子”群起而上,不少大佬枯坐板凳。新气象昭示,未来两三年,国家队核心可能还将是郑智、李玮锋等人。但核聚变已在酝酿,当“高家军”面对世界杯这个终极使命时,必有新一代核心人物出炉。
他们,将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继郝海东、范志毅和李玮锋、郑智之后的第三代领袖。
一般而言,一支球队的核心基本出现在中轴线上,主教练上任之后组建一支全新球队,首先要敲定中轴线人员。“中轴”也就是骨架,在“骨架”搭起来之后,其它位置的球员相对容易挑选。要成为“中轴”或核心,不是教练或领导有意识地培养而成。历史反复证明:核心是自然形成的。
中国足球这几年急剧下坠,除了有特点的球员越来越少之外,决定性因素其实还是“核心”在关键场次屡屡掉链子。阿里·汉时代的郑智,在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中两次罚丢点球,又因为红牌而缺席了客场打科威特的决定性战役;朱广沪时代,郑智和李玮锋累计黄牌、无缘与乌兹别克的亚洲杯小组赛出线关键比赛;杜伊和福拉多时代,郑智无论是在国家队还是国奥队,都为外界所诟病,邵佳一则在昆明罚丢点球……
这绝不是刻意诋毁这些核心球员的贡献,但历数中国队这些年来关键时刻、关键场次,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在需要英雄出现时,核心们总是无法承担起重担。于是,中国足球始终处于“无核”状态也就不足为怪,或者换句话说,中国足球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核心”。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高洪波上任之后说过的,“中国还没有朴智星那样的大牌球星”。
事实上,我们的近邻韩日,朴智星和中村俊辅通过场上的表现,已经证明他们是无可争议的核心,而不是通过人为刻意培养出来的。我们的留洋军团中“旗帜”性人物,回到国家队之后表现又如何?
所以,高洪波弃用所谓“大牌”与“核心”,非常正常。
欧洲足联技术委员会主任兼国际足联技术调研小组负责人安迪·罗克斯博格,在总结现代足球教练员的要素时,曾引用前拜仁慕尼黑队名帅、现任瑞士国家队主教练希斯费尔德的一句话——weak stars,weak teams(球星弱,球队就弱)。这提醒我们,一支球队不能没有球星、也不能没有大牌球员。回想中国足球这些年来的发展情况,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星级球员、核心球员,国家队在大赛中无法取得令人理想的成绩也就很正常。未来的国家队,应该有出色的领袖。
目前来看,近期内中国足球有实力的球员,恐怕还是郑智与李玮锋。北京奥运会后,郑智被外界搞得灰头土脸,加上伤病,影响了技战术水平发挥。不过,在与伊朗队比赛的下半时,郑智替补出场后,几次分球、传球,其实还是显示出功力。李玮锋同样也被“妖魔化”,但今年在韩国的表现,似乎可以让外界认清他本来的面目与水准。
不过,李玮锋和郑智毕竟都已年届30,从长远来说,国家队需要新人接管核心。在前两场比赛中打满90分钟的冯萧霆,其实应该是未来可依赖的核心之一。冯萧霆在K联赛中其实还是有提高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韩国俱乐部的训练水平与训练强度要高于中超。
中场方面,周海滨和姜宁都颇具实力,尤其是后者,更有希望成为核心。过去半年,周海滨因为在荷甲没有出场,状态有所下降。但他的机遇是在下半年开始的新赛季,只要能够不断获得出场机会,周海滨还是有提升空间。至于姜宁,传说中也已经下一个留洋的候选人,他的技术、意识在新国足前3场比赛中已经得到充分表现。从发展角度与长远角度而言,无论青岛俱乐部还是中国足协,都应该尽快促成姜宁赴海外发展。
|
【字体:大
中 小】【发表评论】【收藏】【打印】【关闭】 |
|
新
闻 评 论 |
关闭/显示网友评论
|
|
立即发表评论,与更多网友共享您的观点。 |
|
相
关 新 闻 |
|
|
|
|
推荐专题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