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3千万镑投资社区足球折射中国悲哀 13亿人没人踢球 |
|
彩富网 2008-10-16 10:03:00
|
【字体:大 中
小】【发表评论】【收藏】【打印】 |
|
去过伦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等地的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这里随处可见的草地,以及大堆的在这里踢球的孩子们。这和英国的足球传统文化,以及相关足球发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在2004年,英国足球的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个“为体育创空间”的计划,这是由英国巴克雷银行赞助的(巴克雷也同样是英超冠名赞助商),投资达3千万英镑的一个社区体育发展计划,专门为英国居民提供更多的空间和设施以便他们参与足球运动。据悉这项计划提供了超过200个青少年活动地点,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还亲自前往老特拉福德为第100个活动基地开张庆祝,并检查相关设施。虽然这项活动已经在2007年结束,但意义深远。
前查尔顿队的郑智队友,现热刺队前锋达伦-本特正是这一活动的代言人,他本人就是通过社区活动接触足球并最终投身这项运动。上赛季查尔顿队战绩欠佳,年度奖项评选中唯一获奖的正是“社区体育”,俱乐部虽然财政不佳但依然拿出很大大力发展当地的社区体育运动,这才是球队降级,但山谷球场依然能达到24000名观众的原因之一。
青少年启蒙和发展是一个国家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谁都知道这点,但做法的不同,导致了最终结果的天壤之别。
在伦敦可以很轻松的找到一个地方踢球,但在北京,高额的场地租金让工薪阶层也不乐意去参加足球活动(以平均每小时三百元计算),更不要说没有经济能力的青少年。
中国留洋球员中,最成功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大连的孙继海,他小学是在有比较好体育传统的大连市西岗区实验小学上的,后来他被西岗区少体校的足球教练张斌发现,并从田径开始转变练足球。
孙继海本人在他的自传中曾提到,自己多亏是通过少体校这条路投身足球的,而“现在职业化以后,少体校改成了足球学校,昂贵的收费让很多穷孩子望而却步。踢足球对于穷孩子来说,只能是一个梦。如何让家庭收入不高的孩子也能踢上足球,事关中国足球的未来,因为在穷孩子中,可能蕴藏着小贝利,小马拉多纳这样的天才”。
孙继海如今已经年过三十,虽然中国太阳还在英冠发挥余热,但毕竟他不可能违背自然生理规律。在孙继海一旦结束留洋,甚至在中国年轻球员之中,无法再找出一个能在国外赛场上和他或者杨晨可以相提并论的人物。他在几年前自传中的警告,已经变成了事实。
有天分有能力的穷孩子踢不上球,有钱的家庭不愿意让孩子踢球。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但你输在起跑线上就不要抱怨在世界足球舞台上没有地位。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大方向谁都知道,但实际情况却是能解决问题的人管不了事,能管事的人解决不了问题。
|
【字体:大
中 小】【发表评论】【收藏】【打印】【关闭】 |
|
新
闻 评 论 |
关闭/显示网友评论
|
|
立即发表评论,与更多网友共享您的观点。 |
|
相
关 新 闻 |
|
|
|
|
推荐专题 |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