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阿根廷赛后,郁闷的波多尔斯基在混合采访区和电视记者奥特莱普发生冲突。听到了带有挑衅意味的问题,在俱乐部和国家队都进不了球的波多尔斯基怒不可遏,甚至动手打飞了记者的手机。之后小波走向球队大巴想要冷静一下,但突然又走回来要和奥特莱普理论,最终被足协工作人员拉开。不过奥特莱普表示波多尔斯基并没有打自己,一切都已经过去。
波多尔斯基事后表示,愿意向奥特莱普道歉。这已经不是波多尔斯基在国家队第一次发飙,在一年前和威尔士的世界杯预选赛中,他甚至在场上和巴拉克发生口角,并给了队长一记耳光。这一次波多尔斯基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整场比赛他完全无从发挥。第39分钟,他本想突破前队友德米凯利斯的防守,但速度却不如对方。这一幕可被视为本场比赛的最佳缩影。
尽管已经当了父亲,但波多尔斯基却总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往往会意气用事。小波喜欢接受采访,是媒体的宠儿,但又很在意关于自己的消极报道。2006年世界杯期间,波多尔斯基就因为对电视台用“波尔蒂世界杯日记”来挖苦自己头脑简单,在和厄瓜多尔的小组赛前后和德国记者冷战。
如今波多尔斯基的郁闷可以理解,明明是前锋出身,在科隆却被主帅索尔多放在边路,结果联赛进球荒已经达到了1390分钟。回到国家队,由于勒夫变阵4231,他依然回不到熟悉的锋线。尽管小波表示尊重教练的安排,但他的状态受到影响是不争的事实,毕竟他的速度和过人能力都一般,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边路球员。以这样的状态在周六迎战旧主拜仁,波多尔斯基难免心中一阵感慨。
郁闷的又何止是波多尔斯基,德国媒体在输给阿根廷后非常迷茫,纷纷表示勒夫的球队没有一个人达到世界杯状态,倒是阿根廷人已经可以去南非。《图片报》直言不讳:“勒夫,这样的表现不能不让我们对世界杯的前景感到担心!”
一向嘴硬的勒夫在赛后也不得不承认德国队存在问题,但他强调只要集训4周,问题就可以解决。然而德国队三线都存在问题:新1号阿德勒无法让人完全放心,后防只有默特萨克和拉姆稍微让人放心;新的双后腰组合尚需磨合,进攻型中场又普遍缺乏经验;克洛泽和戈麦斯此前在锋线配合多次都效果不佳,反倒是替补出场的卡考成为德国本场仅有的亮点。
4年前,德国队就曾在3月初1比4惨败给意大利,时任主帅克林斯曼一度走到下课边缘。但比起4年前的溃败,如今只是小负的德国队主力阵容反而更不确定,而且球队缺乏能在关键时刻靠得住的核心,状态下滑的巴拉克似乎也不是理想人选。勒夫的球队充满太多变数,这是新老交替的必然结果,但只是这一过程进展得有些太慢了。
<-- publish_helper_end --><-- 输出内容-新分页 end --><-- 投票支持反对 begin --><-- {正文页pk代码显示}--><-- 投票支持反对 end --><-- 独家提供 begin --><-- 独家提供 end --><-- 球迷论坛显示 end --><-- 球迷论坛显示 end --><--体育推荐 begin--><--体育推荐 end--><--国足推荐 begin--><--国足推荐 end--><-- nba推广 beg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