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没资格,那么现在的中超俱乐部至少70%都没有资格。”就在中超资格检验小组到来前夕,绿城俱乐部管理层的一名高层信心十足地向记者保证,事实上也难怪他信心十足,因为当年阎世铎来绿城视察的时候,就差不多已经下了结论性的意见,“绿城的设施可以排到中国俱乐部的前列。”虽然如今“阎王”已经调离,但就基本的条件而言,绿城却仍然禁得起考验。
本月9日和10日两天,以中国足协联赛部主任郎效龙为组长的中超资格检验小组来到绿城,对绿城的入超资格进行了审查。虽然具体的入超标准有数十条之繁复,不过具体说来也就几个方面。
一,俱乐部的硬件设施。中国足协对此有较为细致的要求,除了俱乐部对训练基地拥有产权外,对基地本身的硬件设施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比如标准设定基地必须拥有四块以上的训练场地,其中一块还必须带有灯光设施,再比如,俱乐部要配备相应的宿舍、体能训练设施等,对于绿城来说,这根本不是个问题,因为中泰基地就是放到全国去比较,其条件都是一流的,而这也是检查小组对绿城最为赞誉的一点。
二,明晰的产权关系。中国足协可能已经害怕了很多俱乐部争执不清的股权纷争,对于产权关系有着极其明确的规定,要求俱乐部的产权必须明晰,尤其是地方足协,绝对不可能参股。随着今年绿城集团在香港的上市,绿城方面在这方面已做的非常明晰,这点也不存在任何问题。
三,3000万以上的经营收入。中国足协提到这点,骨子里面其实是非常心虚的,因为就目前国内的足球环境而言,一家俱乐部的经营收入要达到3000万,这几乎是个天方夜谭的事,不过各家俱乐部都有着自己的变通方式,那就是母公司对于俱乐部的拨款,都可以算作对俱乐部的经营收入,按照这个通用的方式,光绿城集团一年对俱乐部的投入就会在3000万以上,绿城完成3000万的经营指标小菜一碟。
四,严格的梯队建设。绿城在这个方面也一直做的非常规范,因为绿城本来就是按照“百年老店”的目标来打造俱乐部的,为了建设好自己的梯队,当年绿城还斥巨资将球队送到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等国留学,一些留洋归来的佼佼者也都已经在球队打上主力。中国足协规定,每支中超球队都必须拥有U19、U17、U15三支梯队,绿城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原属于绿城足校管理的梯队掌控到俱乐部门下来管理,这种变通非常容易。
正是感觉到绿城各方面都比较规范,因此,郎效龙他们考察起来较为轻松惬意,今天下午,带着满意的神情,考察小组一行离开杭州。
回到北京后,考察小组将会将考察后的书面总结提交给中超委,中超委在经过讨论后再将反馈意见传给绿城俱乐部,大概要等到本月20日左右,中超委将正式确认绿城的入超资格,将绿城接纳为中超家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