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范出现在大马。范志毅此行的目的,绝非评评球那么简单。与在公众场合对媒体说的那些恭维话、祝福话不同,范志毅更重要的使命则是担任中国队主教练朱广沪的一大“高参”。
昨天下午,朱广沪还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小范当面交流,但是他要求小范最好能把建议早点写下来。两套方案,几张图纸,小范没有打马虎眼。尤其是他对老朱的主力阵容竟然提出了多达三点的不同意见,“仅供老朱参考”……
本报特派记者杜旻秦云吉隆坡报道
范志毅来了。他是来说球的,不过,不只对普通球迷,也对朱广沪……
“公开”祝福国足
蓝色T恤,运动中裤,加一双白色跑鞋,范志毅瘦高的身材站在十万人的马来西亚国家体育场边实在算不上起眼。
但放着中国国家队唯一的一次适应场地训练不拍,所有的摄像头、摄影机都对着他,把他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就足以称出他的分量了。
公众场合,小范成熟了许多,收敛了许多。他说了一大堆恭维国足、祝福国足的话——
“天气不是问题,其实亚洲各国之间的天气没有差距那么大,中国队的球员也不是第一次打这种比赛了,提前来这里呆了好几天,相信足够可以适应了。”范志毅说,其实现在是马来西亚一年中最凉爽的季节,不要把天气想得那么可怕。
“第一场比赛,心态是最重要的。对中国队来说,马来西亚不应该成为最大的障碍,也不应该成为最大的敌人,只要中国队能够摆正心态,放下包袱,完全可以取得理想中的成绩,小组出线问题不大。”范志毅曾经三次参加亚洲杯,但从来都没有拿过冠军,因此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中国队能够打到29日,拿到冠军。
“我已经和中国队的队员、教练有过接触,但以我的经验来看,现在这种时候最好不要和他们谈比赛,我只和他们扯点别的东西。我也知道外界舆论对他们这次的亚洲杯成绩不是很看好,但这对球队往往是一件好事情,可以减轻很多压力。”站在场边,当媒体的聚焦散去,范志毅也没有上前去打扰国家队的成员,只是站在一角默默地看着。偶尔有一只球滚过来,小范会猫下脚,把球直挺挺很低地踢回去,就像每一个教练都会做的那样。
暗地力谏老朱
昨晚并不是范志毅抵达吉隆坡的第一天。一位小范的朋友称,你可以说他是应某网络媒体的邀请前来评球,但更重要的是他喜欢来,他自己想来,他离不开这种大赛的气氛。
事实上范志毅的到来也绝非评评球那么简单。与在公众场合对媒体说的那些恭维话、祝福话不同,范志毅更重要的使命则是中国队主教练朱广沪的一大高参。“三军用命、参谋前行”,或许是中国历来的兵法——昨天下午,朱广沪还没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小范当面交流,但是他要求小范最好能把建议早点写下来。
两套方案,几张图纸,小范没有打马虎。尤其是他对老朱的主力阵容竟然提出了多达三点的不同意见,“仅供老朱参考”。
其一,重要的两条边路,应该利用地方俱乐部配合熟练的优势。在左路,孙祥和毛剑卿没任何问题;但在右路,孙继海前面不妨使用赵旭日,老朱一直在为右前卫烦恼,从王栋换到董方卓,又从董方卓换到朱挺,但似乎还没有想过把赵旭日解放到边路来。
其二,对马来西亚就应该坚持打442,顶两个前锋。邵佳一不是前腰,不是影子前锋,就应该是中锋。一般情况下,别让邵佳一回到中场,对方有个超过1.9米的中后卫,就让韩鹏顶在前面牵制他,邵佳一的任务必须是进球。一旦邵佳一回来了,郑智就要顶上去当前锋。
其三,中场可以考虑用周海滨换下李铁。马来西亚密集防守,李铁的作用有限,周海滨在中路与郑智的配合才比较顺畅,如果担心防守,可以让边后卫“二孙”扩大活动范围,与周海滨一起加强禁区前的拦截。
图纸昨晚已经通过国家队工作人员交到了朱广沪的手中。范志毅则依然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和记者一起混上了中国队第二辆工作大巴,跟着中国队一起前往适应场地。
“这个酒店我们当年住过,那条路我们经常走……”坐在大巴上,小范习惯性地指点着马来西亚的江山。
“我是受到亚足联的邀请才过来的,过去不是得过亚洲足球先生嘛,这次他们早就给我准备好了证件、还有全套的球票。”小范的解释似乎有意要和媒体评论员的身份拉开距离,潜台词是:我是亚足联的贵宾,不是来凑热闹的。
“不过我只看中国队的比赛,中国队什么时候赛完,我什么时候走。”当媒体还扎堆在混合区采访那些所谓的后辈球星们时,小范已经独自一人从旁边的小门离开,消失在吉隆坡的夜幕中。